星期日, 5月 11, 2003

書的影響力

書海浩瀚。這個年頭,出書比生小孩簡單和容易得多了。您只要上網路書店搜羅書本,輸入有關字詞後,出來的結果經常出現幾本同名的書,快追上人名的重複程度。儘管如此,人的創意無限,故事總是說不完,好書總得要出的。所以難為了出版人和編輯的視力和腦力。

出書不難,賣書行銷也有了精準的數據和策略模式,在強調大眾市場的流通模式之外,分眾市場在本地也有新的布局。不管怎樣,新書種愈出愈多(根據別人的資料:台灣出版業每年出版4萬3千種新書;法國、意大利有5萬種;日本有6萬種;德國、美國有8萬種;英國有12萬種居首,而與台灣人口相當的馬來西亞,聽說只有6千種),讀者眼花繚亂,在有更多選讀機會的時刻,我有時在想當中有哪幾本書是最具影響力的?因為,除了從由商業機制所操控的暢銷排行榜之外,這也許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去理解一群讀者心理和一地的社會文化。

所謂最具影響力不是純然主觀的判斷,在一些國家,它依據了一定數據的參考。例如暢銷程度、讀者類型的多寡,在質方面的考察,則要把書本內容的感染力、當地社會文化加入考量。它的影響面包括時間、空間、人的思想及其思想的結果幾個向度。大家也許要注意的是,最具影響力的書不一定是那種嚴肅、大論述的部頭書(許多具影響力的書是屬於這類的,例如西蒙波娃的《第二性》、佛羅依德《夢的解析》等),有時候一些簡單輕鬆、短小精悍的書(如《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也深具影響力。

在時間向度方面,常常決定了一部書能否成為經典、或成為絕響。有的書影響力時間短促,例如《EQ》,在書出版後的3年內,影響了人們去關注人格的成長,乃至做好情緒管理,以臻完美的人生。而影響力久遠不衰的書很多,例如《論語》,雖然現在真正看過此書的人還不夠多,但是它曾經被中國統治者挪用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指導和手段,同時也在社會廣泛地實踐,影響了數千年。

在空間方面,有些書的影響面是一地的,如《馬來人的困境》、《毛語錄》,這些書曾經代表了一群政治階層的看法,制定了影響全民生活與觀感的公共政策。而那些超越疆域,衝破了語言、族群、國家、區域、文化界線的書,則不勝枚舉,例如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 J.K.羅琳 《哈利波特》。

而影響力最重要的向度,可說是人的思想及其行為了。一些影響力深遠的書,往往會成為一種根深柢固的價值觀,進而促成一種運動或革命,影響人類的命運。例如眾所周知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聖經《資本論》。這些書可能只是少數讀者看過,但他們具備動員的力量,間接發揮書的影響力。而更有趣的是,這些書也最容易被國家機器列為黑名單,上禁書的榜單。

所有這些具備影響力的書,無論是文學、宗教、財經、政治、經濟、勵志或那些不能歸類的,很多都是用畢生思考,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寫成的,因此我覺得作者未必已死(至少在有生之年還可以發揮一點作用),讀者常常也比知識份子更有眼光,懂得珍惜書中的智慧財富,進而奔向走告,呼朋喚友熱情擁抱心目中的偉大作家。

出版真的不難,但能不能出版一本真具影響力的書卻不這麼容易啊。


2003/05/1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