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改變,有值得嘉許的進步,也有失落和惋惜。
* * * *
吉隆坡最久遠的綜合購物廣場之一,Ampang Park在1973年矗立於市內最繁華的地段,購物廣場(Shopping Mall) 概念在這個首都開始發芽。緊接著金馬購物中心(1976)、金河廣場(1977)、武吉免登廣場、樂天(1980s)陸陸續續落成,似乎預告了吉隆坡都市規劃與城市生活進入一個新的紀元。
在80年代,購物廣場已經成為都會及流行的一種社會象徵。
盡管如此,街道與商店(店屋)還是整個城市的主流,是構成城市的動力來源。城市人盡管擁有現代的辦公大廈與新型購物廣場,但日常生活所需仍是由近鄰的商店提供生活資源,包括我們所熟悉的書店。
然而,這一切在90年代起了突變。隨著本國和外國資本家與市政府的資金與政策雙重配合支援下,吉隆坡人的生活場景由街道商店轉向購物廣場和霸級市場。
也因為這樣,傳統雜貨店、食店逐漸從街道商店退潮,連書店、畫廊、表演中心也紛紛擠進購物廣場,並且被管理者認為是一種進步趨勢。
新一代的青年,他們對吉隆坡蘇丹街書店商圈,檳城棺材街書店區的記憶漸漸模糊,甚至不曾相識過。
明亮、寬濶、整潔和舒適的書店一間間在新型購物廣場開設。購物廣場管理者所要求的統一化、標準化和業績取向帶動書店跨越經營模式,書店寄生於購物廣場業已成勢,速度也越來越快。
大型連銷書店,才有能力進駐大型購物廣場,估計目前馬來西亞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書店設立於購物廣場,他們在策略性的區位設立旗艦書店和分店。一般上,具招商能力的購物廣場也只會選擇這些連鎖書店,以配合整體形象與市場的發展。
產品大眾化與管理統一規範化是連鎖書店成功的關鍵,因此每家店所陳列的產品差異性不大。另一方面,購物商場的招商策略和品味管理也趨向單元,因此消費者不只面對購物體驗的匱乏,同時感官也逐漸麻木,對外在的好奇(求知的動能)也失去了方向,誤以為已知的就是所有未知的。
連鎖書店規模大,提供了很多方便給廣大的客戶,然而可惜的是本地的書店服務員尚稱不上專業,跟不上連鎖書店的積進步筏。
眼前所見,閱讀經已在購物商場與連鎖店的擴張發展下,停留在一個層次,走向一個窄平化的趨勢。
另一方面,購物廣場裡的書店忽略了以往街道商店所特有的人文與人情,主客之間的接觸變成一種制度化與機械化的社會功能,由電腦與顧客管理系統所取代。相比之下,傳統獨立書店雖然有的擺設顯得凌亂,不熟悉書種的顧客也許會覺得麻煩,但是只要問問老板和店員,你就很快得到你要的答案,這樣的人際接觸還會延伸出更多的閱讀體驗,絕對比得上查書的電腦系統。
我們的孩子如果現在就把這些設立在購物廣場的連鎖書店認定為唯一的精神糧倉,那將是十分危險的事,我們日後將如何寄望這些孩子在知識與文化的修練上,成為一個目光遠大和品味豐富的知識人。
然而惆悵的是,國內的傳統書店與小型特色書店日漸萎縮,有的在內容經營上未有適時加強,與連鎖書店一較高下,造成我國讀者遭遇多重困難的閱讀選擇。這樣的景況,和中港台連鎖書店與特色主題書店各擁客群,並存競爭的生態背道而馳。
* * * *
購物商場的人來自四面八方,固然是市場業績的保障,然而逛商場的人卻多不相識,各自享受著自己的購物樂趣,似乎缺乏人情溫度。街店與街道則充滿讓人容易感受到的活潑、新奇,以及鄉土的氣氛,不似商場內冷冰冰的,異國的、制式的情調。時下人所關心的治安,是目前在街店與街道所不能保證的,而這個又和我們日漸忽視街店發展和公德有關。
然而在發展洪流下,新型購物商場與書店已經發展至成熟的階段,估計絕大多數的文化消費者都會在這些商場消費。我們也在順應這股潮流,走入這個大生活場景。
我們需要轉移目光,重新關注被忽略的街店。購物中心不應視為唯一的生活廣場,應多走走可愛的街道,多關懷舊城區,舊店屋,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故事埋藏於此。作為文化商店的書店不應摒棄社區文化,應該與之連結起來,把創意融入,打造特色的書店,營造具深度與廣度的閱讀,並且開發多元的消費體驗。
吉隆坡市區和半山芭是我成長生活的地方,雖然經過數十年歲月的磨砣,多少人事已非,但這裡活著的人與事,社區故事仍然有值得發掘與想像的空間,例如李天葆的小說、林金城的飲食文學、呂政德的街景油畫都取材自地方社區的活動和人事,其品味無窮,都與地方緊密結合,值得業者抓住開發。
例如一家大型的連銷書店,在各大購物商場大張旗鼓,慶幸的是他們仍保留一家傳統街店在城市鬧區,並且擴張書本賣場,也把一些具地方色彩的人文內容拉進來,形成精彩的書店風景;而類似檳城、馬六甲舊城的眾多藝廊和商店仍堅持街道商店的獨特個性,保有街道的人性活力,比起眾多的購物廣場,我相信這正是外國人眼中的一大勝景。
目前大城市以外的其他地方,書城或購書大廈還是零發展,而今購物廣場的風潮,又被一些自以為是的地方官員列為發展重點,唯有寄望連鎖書店和獨立書店業者多方面考慮,走進地方民眾的主場域──街道與店,讓地方上的閱讀立體化,多元開發知識的寶藏,並且在經營上輸入創意與感情,動員自己客戶群,得以長期經營。
(此篇供<視角>評刊刊出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