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書店,常常發現最多人潮的地方就是雜誌區。雖然站在那裡翻閱的比購買的人多,但是雜誌的銷售量和成功率畢竟還是較高,因此大多書店無不將雜誌區安置於店裡的黃金地帶,以吸引人潮。如果沒有估計錯誤,在紙本媒介當中,大馬人最愛閱讀的是報章,接下來應該是雜誌了。
「包羅萬象」與「獨特個性」是最能形容雜誌的類型與特色。大致你感興趣或不感興趣的,市場上都至少有一本雜誌呈現相關內容,真的,有些專門或同人雜誌內容,其新奇古怪,不是憑個人經驗可以想像到的。我想,只有海納百川的網際網絡可以成為雜誌的最大敵手。
大馬的中文雜誌市場其實和書籍的情況差不多,仍然是台港雜誌的天下,我們所能閱讀到的雜誌也是那種暢銷類型的,例如時尚、娛樂、生活風格等等,其他種類雜誌買少見少,對喜愛閱讀雜誌的讀者來說,這樣的現象正是扼殺了雜誌的生命力──包羅萬象而又兼具獨特個性。
無論如何,我們已經過了那個「要害人去教唆辦雜誌」的年代,本地中文雜誌數量近年雖不是如雨後春荀,但也有增加或轉型的現象,不過要找出一本品質內容上好的雜誌,恐怕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因為我們看到許多雜誌並沒有往「內容取勝」的方向前進,反而朝向「盈利為上」的模式,失去平衡了。
當代的雜誌都由商業管理菁英主導,它們多是跨國集團,講求合情合理的商業績效,在雜誌的視覺與觸感上都可以盡量做到最好,我們發現本地的雜誌在這方面也是有進步的,但是如果要談內容的可讀性、可信度,我常常都會保持懷疑的態度。
雜誌主要靠廣告維生,讀者也愛看廣告,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廣告與內容無所分際,滲透無孔不入,這就變成很大的問題了。舉個例子,我們常看到很多本地商業管理雜誌的封面主題,不少是主題人物或企業所付費的,我不曉得廣大的讀者會相信這樣的內容嗎,被訪問的公司會不會覺得公平?說起來,我們還真的需要這些商業管理雜誌來為我們發掘議題,提供商場上的有用訊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講求競爭力的全球市場,但如果雜誌不是以完整的企畫和深度的採訪來呈現內容,我們只能感覺那是一道快熟式的牛肉簡餐,嚐不到原汁原味大塊的牛肉。
為了清楚說明雜誌是可以賺錢,而又在內容品質上可以做到最佳的,讀者不妨閱讀台灣的《天下雜誌》。這家創刊二十五年的商業雜誌獲獎無數,去年奪得亞洲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出版業同業組織SOPA-「The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所頒發的「亞洲最佳雜誌獎」。與此同時,她們也是一間獲利豐厚的出版公司。
我們期待本地有這麼一兩家雜誌公司,像《天下雜誌》一樣,珍視和培養編採人才,我們就「很夠看」了。
星期二, 7月 25, 2006
星期四, 7月 06, 2006
緊貼時事,現在讀書
有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是怎麼開始的:「緊貼時事,現在開講」。每天多個電視台的時事節目都會挑起一個話題,請時評家發表評論或進行街頭訪問,讓我們深入的了解新聞的背後與我們的切身關係。所謂時事,就是當前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涉及公共利益,一般上都是以政治和社會問題為主導,遍及國際與國內事務,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新聞媒介有一個理論叫「議題設定」,受過新聞教育訓練和資深新聞從業員都知道這個理論。即透過媒體的強調,讀者從中得知某些事件議題的重要性應為何。新聞媒體對某些議題報導的多寡的結果,改變了一般大眾對議題重要性的認知。我們每天所關心的時事,很多時候就是透過這些編輯「議題設定」,來決定那些事情值得我們注意、思考。作為閱聽人,不可不慎。
「議題設定」的研究已經從過去「新聞媒體如何設定公眾議題」,轉向關注「誰設定了媒體議題」,是公眾、決策者還是媒體本身?在下面談論出版界情況時,讀者也不妨轉換思考一下。
近年書籍出版方面,也有一股「緊貼時事」的動向,這些書有的因為具備話題性,在市場上擁有暢銷的潛力,值得我們來共同閱讀這個現象。在我的觀察裡,這些「議題之書」大致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以評論為主的,如法立諾的《第三隻眼睛看馬來西亞》、燧人氏社編著的《掀開華小的地毯》和《嘩!停播了:嘩!FM停播紀實》;其次為寫實報導式的,如土司工作室的《新新關係》和古玉樑的《528南洋報變大揭密》等等。
我們每天從報章、雜誌、電視都可接觸到不同層次,製作水平不錯的時事節目。它們的主要功能是提出、喚醒我們對某個課題的注意與認識,至於在發掘深層意義的部分,我認為書籍出版,尤其報告文學和時事評論都還有極大的發揮空間,主要是因為書籍在主題範疇、表達形式的約束相對較低。書籍除了為我們全面分析歸納,還提出新的問題和觀點,是一般媒體辦不到的,讀讀《新新關係》就知道。
我個人比較看重屬於第二類的寫實報道。為什麼呢?猶記得大學時代,當時有一本暢銷書叫著《捷運白皮書:4444億的教訓》,兩名主跑捷運新聞的記者經過長年累月的調查,寫出了一本厚達四百多頁的書,揭露市政府如何耗盡公共財產蓋出一條問題重重的捷運,當中牽連的官商弊案、黑道介入、廣告回扣案、八國聯軍顧問團等問題,全部都叫我們納稅人難以忍受的,想必既使本地讀者讀來也會心有戚戚焉,也會感嘆為什麼本地沒有專業的記者來為我們執董狐筆。
中國的報道文學一直都有非常大膽出色的傑作。其中一本銷售八百萬冊的《中國農民調查》,影響力巨大,全書就在為中國九億的農民發聲,直言改革開放下中國農民真實的生存困境,兩名夫婦作家與農民站在一起,寫出悲苦的生活,批判著自私的執政當局。
報道文學不一定以本土為出發點,具備國際視野的作家會讓自己的熱誠放野海外,為我們寫出世界上被忽略的角落,以及最不能忽略的課題。人文情懷濃厚的香港女記者張翠容是這方面的佼佼者,《行過烽火大地》《大地旅人》和最新著作《中東現場》已經使她成為新聞界的中東問題專家。
出版人在研判一本「議題之書」的出版是相當具考驗的,有些書當完成編輯流程時,恐怕已過了議題的熱潮,影響了銷量,所以時效性務必掌握得好。雖然本地擁有太多議題可以發揮,但是面對報道文學作家的缺乏和不夠專業,出版人要開發此類書籍也是大問題。因此期望中文報界可以支持自家的記者往「重量級寫作」的方向發展,出版具影響力和滲透力的巨著,擦亮報社的招牌,為讀者服務。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