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26, 2003

不景氣下的出版「好景」

每個行業在新的一年裡,都會瞻前顧後,為來年訂定計畫。筆者身處於的中文書產業在本地是一個市場不大的產業。說它不大,是相對於國、英文書產業,或者其他方面的產業。筆者不是產業分析師,目前無法像經濟和投資專家說出令人信服的產值預測。因此,往往態度就強勢地決定了所有的看法和做法。

「出版業的2002年景氣不佳,2003年也不會太好。」叱吒中文出版世界的PC Home集團負責人詹宏志這麼說。這樣的話好像也是各行各業的寫照。大致上,去年本地的出版業景氣也不會太好(不過不代表每家的業績都差)。儘管如此,以筆者有限的視角,從質來說,本地中文出版在去年已經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就這點來說,這還得感謝「景氣不佳」呢。

因為「景氣不佳」,出版人的決策更嚴謹了!怕隨便出來的書,堆在倉庫裡變成廢紙,還要付租金來庫存,這樣的情形尤其反映在多元出版的出版社上。而本來就只出版好作品的出版社,他們更要考量出書時間、印刷量,以及以哪種方法把書賣出去,這是往專業出版的的正向。

說也奇怪,按照不景氣的邏輯,應該會有很多人往賺快錢的方向思考,出版更多流行閱讀(例如花羅漢熱),或採取低價策略,以迎合大眾的口味,但是在本地的情況卻並不凸顯。筆者認為那是因為本地中文出版人大都是「文人氣質」較高的一群,他們自許身肩社會和文化責任,自然有他們出書的理想。台灣也有許多天生浪漫的出版人,同時也是出版業的主流,他們不怕壞行情,只怕遇不到好書。不過,台灣也有一些出版社卻非常擅長操作大眾市場,因為太擅長了,以致於任何書籍的閱讀對象都被設定為同一種人,沒有顧及每一族群的閱讀和消費特性,結果是出版社本身的品牌價值沒有提升,更無法打進他們所要的高教育水準的市場。

說到好書,國外媒體一向在年底都會選出年度好書,以及相關的重要新聞。雖然本地的出版量不多,不過去年的確有一些好書出版了。媒體沒有積極推廣本地著作,自然無從遴選好書,如此,讀者何不自己來,選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呢。筆者認為這無疑是給本地的作者和出版社一個正面的鼓勵(尤其是小眾市場),同時也是建立好書標準。2002年的本地中文著作中(含國內和國外出版),筆者認為有好幾本是具有開創意義的,如張少寬的《檳榔嶼華人史話》(燧人氏出版),本地近年來已很少看到地方誌的出版,張少寬長年累月默默工作,以個人力量完成《檳榔嶼華人史話》,在本土歷史界可記大功。大將出版社去年聚焦,精挑細選好書,成績斐然。筆者選了《馬來西亞華人生意》、《鄭良樹評傳》、《解構媒體權力》和《轉基因、轉乾坤》。雪華堂和留台聯總出版的《辣味馬華文學》是九十年代文學論爭的紀錄,是馬華文學難得的對話紀實。《文化是好生意》雖在台灣出版,但為本地評論人馮久玲的著作,引發廣泛討論,值得一讀。好書還有很多,但是筆者未能讀遍。

今年的出版趨勢是什麼,其實也是回答今年的社會趨勢是什麼?這個問題也許要留待業者思考,如有機會下次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