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01, 2005

一本大書

今年上半年本地的華文出版,似乎缺乏一種大能量。不知道該怎麼描述問題的現象與核心。

為了出席波德申的一場出版交流會上,筆者提出本地出版社應該每年為自己訂下至少出版「一本大書」的目標,猜想可以為書市引進動能。

所謂「大書」就是出版社可以主觀認為,而又受客觀市場贊許認同的暢銷書,簡單地說就是「叫好又叫座」的Big Book。我舉了去年的《我方的歷史-陳平回憶錄》和《我的自傳-林梧桐》兩本書作為參考例子,它們都可被認為是書市的「大書」。

今日回想這個說法,筆者覺得有必要再多加說明,以讓同行深入交流與探討。「大書」裡的「大」字,不在指書的形體,而在於書的份量,以及其受落的程度,比較接近於我們所說的「重量級作品」。過去筆者有機會參觀國際書展時,常聽同行說某某書是當屆的「大書」,而且眾多出版社在拍賣會上爭相購買版權,其他出版人或找機會一睹作者真面目,或一窺書本封面及其介紹。如果說當屆書展沒有任何「大書」出現,就代表說該書展沒有焦點,缺乏看頭了。

這些「大書」大部分都有一個特徵,就是「作者導向」。這些作者當中,有的已是名滿天下,諾貝爾獎等級的大作家;有的則是耕筆有年,作品已趨成熟的資深作家;更為傳奇的,仍是憑籍經歷背景,卻可以一砲而紅的「新作家」,例如柯林頓,寫了一本大部頭《我的自傳》,真的是一本「大書」啊。至於,真正初出茅蘆而寫就「大書」的天才,可是少之又少!

到底怎樣才成為「大書」呢?它是出版人刻意炒作,還是被眾讀者所認可的呢?

姑且不論以上問題,筆者之所以試著提出「大書出版」的構想作為本地出版的一種策略,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理想:如果有一天,從我們有限的出版規模,以創意和札實的多元文化為基礎,每一家出版社都有一本「大書」出版,那麼我們的出版風貌就會有看頭了,而讀者也會有所期待,同時也有與國外出版品一爭天下的資本。要實現這個理想,最重要就是作家與編輯人才的長期培養,相信許多出版人都會認同這個觀點的。

台灣出版人郝明義說:「做出版,一定有一個初衷,不論是只管賺錢就好,還是另有思考的角度,這個初衷就是立場。根據這個初衷,各人會設定各自希望成長的特性和規模,這就是方向。為了實現這個前進的方向,各自會出版種種暢銷書以及與非暢銷書的組合,這就是方法。」(可參考〈
做暢銷書的方法〉)

筆者十分贊同他的說法,因此「大書出版」該如何做,應該回到每個出版人最初的動念,自然而然也會找到各自的「大書」方法。筆者希望按著「大書出版」的企圖心,整個出版界能真正「動起來」!
2005/7/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