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13, 2005

親近中央藝術坊


據報導,我們所熟悉的中央藝術坊目前已易主給一家私人公司,未來三年將會耗資三千萬,逐步換上新裝,提升水平。因此我特意在近日走走多年沒去的中央藝術坊,趁著它還未「脫胎換骨,改頭換面」之前,搜集我和它之間的老記憶。現在回想起,那裡曾經是我們學生時代消磨不少無聊時光的地方,而我們最初對馬來藝術與文化的粗淺認識,大概也是從這座曾經是傳統巴剎的藝術坊開始的。

50年代這裡是所謂的濕市場,直到80年代經過一番整修後,才成為今天的規模。據說中央藝術坊建築本身已有117年歷史,其歲月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久。在80年代購物廣場還不多的那個年頭,對吉隆坡市中心的學生來說,最經濟又好玩莫不過於到中央藝術坊逛街,看看和購買裡頭擺售的各種精致有趣,充滿傳統風味的藝術品,例如木雕、蠟染花布、錫製紀念品等等。最吸引我們的當然是有許多素描畫家現場為顧客畫像,讓我們感受到美術課堂以外,專業畫家的風采,這是在課室裡難以傳達的「現場魅力」。
從報章所知,文化、藝術及文物部長拿督斯里萊士雅丁在中央藝術坊易主後,似乎感到有些無奈,因為政府無法直接插手干預,僅能規定中央藝術坊新業主把至少30%店舖出租給從事藝術買賣的商家,文化部也將確保中央藝術坊的商家售賣大馬生產的藝術品多過外國的,避免「藝術坊」不會淪為另一個無特色的購物商場。另一方面,由於中央藝術坊的教訓,文化部正探討如何保護國內的歷史古蹟及產業,以免它們輕易落入私人界手中。

文化部的憂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實在難以想像私人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在我們還不完全了解中央藝術坊會變成如何之前,該商家就已經提出10%的銷售成長,並且致力將中央藝術坊地位達到國際水平,百分之百反映私營的積極效率。我們當然希望看到中央藝術坊業主以其專業的管理能力,改善有點凌亂的空間,增加一些公共藝術品,讓遊客和市民可以更加舒適參觀,同時感受到本地文化市集的魅力。另一方面,亦避免過度「貴族化」,譬如引入眾多國際超級品牌或奢華品,以便讓更多本地人民可以親近藝術品,尤其本地藝術家的作品,同時得以參與相關的活動,達到文化普及與交流的目的。

總的來說,中央藝術坊新業主在著重「國際化」管理與行銷的當兒,不應忽略「草根性」,即文化的草根性以及參觀者的草根性。因為對本地藝術家、周邊業者和市民,他們更需要這樣一個綜合性與平民化空間相互親近。對外國遊客來說,相信也是很大的吸引力。
我相信在這二十年間,中央藝術坊不只在吸引外國遊客方面成功扮演了它的角色,即使對本地人民來說,中央藝術坊也直接提供了休閒與文化需求。現在,時代與時局改變了,中央藝術坊面對許多商場的競爭,回應挑戰正是時候。中央藝術坊肩負的除了是國際形象與文化橋樑的重責大任之外,我盼望他們也能開拓與深耕一個可以與民共樂的文化空間。

星期五, 11月 25, 2005

宏觀出版從翻譯開始



圖說/聯營不常出版教科書以外的大眾讀物,難得出版《黃金群島的自由》這本文學著作,深深欽佩與感激。莊華興的《伊的故事:馬來新文學研究》,我是作為馬來文學的一個入門,收獲很多。

在中文閱讀的世界裡,筆者相信眾多讀者看了不少翻譯自世界各國(主要為英文)的書籍。今天我們所熟悉的暢銷作家村上春樹、J.K.羅琳、管理宗師彼得杜拉克、歷史學家史景遷、諾貝爾獎得主柯慈都是透過台灣和中國的譯本,來打開我們對世界知識和文化的視域。

相對於國內,我們就比較難找到翻譯自國內和國外的著作。近期出版的小說《黃金群島的自由》(聯營出版),我覺得應該鼓勵本地讀者買來閱讀,這是國家語文局副總監安華利端的重要著作,曾榮獲2002年度東南亞文學獎。內容雖然虛構,卻十分能反映馬哈迪時代國內政治權力鬥爭、貪污濫權的現象,本地讀者必能感同深受,反思再三。如果能夠配合莊華興《伊的故事:馬來新文學研究》(有人出版)就能更全面了解馬來文學在本地的發展。

潘永強在<翻譯的權利>一文中提到國內翻譯的貧瘠,卻也擊中本地出版界的一大要害。無論是中文、巫文或英文出版社,似乎在掌握翻譯出版還不夠嫻熟,以至思前顧後,或者乾脆放棄。若有翻譯出版,也只是偶發行為,缺乏計劃性的出版。此外,出版者不太關注國外出版的最新動態,甚至國內其他語言的出版狀況,造成產業缺乏新的衝擊,自然而然就沒有創意動力可言。筆者覺得宏觀的出版意識是出版者打破語言障礙,開拓出版市場的重要思維。

翻譯和引進版權在出版產業裡,最首要的思考是市場需求。許多先進國家如德國、法國、台灣和日本都引進大量的外版書,其暢銷榜半數以上都是翻譯書。唯獨英國和美國兩個出版大國,翻譯書奇少(英國每年所翻譯出版的外國書不超過全年出版量的 3%)。有人將此現象解讀成英美的帝國主義心態作祟,指稱英文為全世界最重要的語言;另一方面,也有人將美國出版社對於引進翻譯書籍的態度小心翼翼歸咎於一般閱讀大眾對於翻譯書沒有本土書籍的那種渴求。
由於以上原因,造成我們可能認識一個三流的美國作家比本土的一流作家還多,這是不平衡翻譯出版所帶來的結果。最近英國也開始鼓勵翻譯出版,避免自我過度封閉,與國外文化交流。其中例子是英國藝術協會(Arts Council England)贊助外國小說獎,由歐盟提供翻譯補貼。與此同時,許多國家的大使館也對圖書的翻譯費用給予一定比例的贊助。

如果國內出版社善於搜尋和運用資源,我們就不會採取比較被動和悲觀的心理。為了解決本地出版的困境,本地各語文專門的出版社應該計劃性的合作,每年定量向外購買版權或合作出版中英巫文版,共同宣傳,分攤翻譯費用,達致多贏的局面。筆者相信只要出版業者往這方面動起來,書店通路商會相應配合行銷,讓讀者不至於迷失在自己的語言中。



圖說/多年前買的兩本本地作家寫的英文小說,由英國出版社出版,多年後,尚無本地各語版本。而The Malay House題裁特殊,曾引起台灣出版社興趣,但多年沒有更新,失去賣出版權的機會。














東方文薈‧編輯手札(27.11.2005)
標題:市場條件與文化價值



盛盟強寫專欄談出版業,很有意義。「宏觀」一文談翻譯出版,放在馬來西亞的情境,第一個混淆之處是市場條件和文化價值兩種考量沒有釐清,故而很多說法讀來似是而非。市場是能載舟又能覆舟的水,全球化之下版權條約嚴格執行,馬來西亞的市場(不論哪一種語文)就分割得更小,「公共出版」(像《往事並不如煙》那樣分三地出)也救不了你,除非本本都像《如煙》那樣叫好叫座。

第二個混淆之處是書有高檔低擋之分,不粗加釐清而混為一談,也似是而非。譬如這句話:「也有人將美國出版社對於引進翻譯書籍的態度小心翼翼歸啟於一般閱讀大眾對於翻譯書沒有本土書籍的那種渴求。」,美國讀者比較「渴求」本土作家著作,這是各種社會的「文化鐵律」(恐怕只有馬華社會是本地姜不辣),然而像《蘇菲的世界》這種書不是很受「渴求」嗎,而南美的詩集(南美還是美國近鄰呢)只能期望大學出版社或小型文學雜誌旗下的出版社報效了。

至於說英美「翻譯書奇少」是誤讀統計數據,譬如「英國每年所翻譯出版的外國書不超過全年出版量的3%」,3 %是比例,實際數量並不少,只是它們是出版大國,本土書種「奇多」,相形之下翻譯書就被比下去。英國人本土的著作不及美國,但美國大多數書種(這裡指titles)在版權法實施下(早在全球化還未出現前已經如此)都會同時或隔年出英國版,使英國也變成與其文化實力不成比例的出版大國。英美出版業的霸權鋪蓋面幾乎沒有文化空隙,有那些紕漏都是緣於文化品味不同而產生,譬如法國讀者喜愛歐陸某鄰國某「小」思想家或「小」詩人的作品,英美讀者熱衷追讀同一國某「大」思想家或「大」詩人,差別如此而已。版面有空位,故列綴數語補白如上。

張景雲

星期五, 11月 04, 2005

如果圖書業也有AP


AP事件雖未正式落幕,但引起我們對國家競爭力的討論,站在出版行業思考這項課題,使我們不得不想想,在這個國家裡,什麼產業應該得到保護,什麼產業應該自力更生。為什麼進口汽車可以讓弱勢土著變成強勢,而進口書籍不行。

今天東亞各國加強文化產業的發展(例如韓國、中國、台灣的影視、出版、教育和設計等等),從消極保護到積極扶持,形成一個與高科技產業並駕齊驅的傲人產業。這樣的趨勢,在許多本地熱情的文化工作者眼裡,著實有著說不出的味道。

我們一直都呼吁國人多讀書,可是本地出版社常年積弱,而政府並無有效的政策與措施來支持出版行業,其實也是間接破壞讀書風氣與國民的競爭力。因此政府應該提出好的產業政策來支持出版行業,總好過“常年的呼吁”。

我國出版量奇小,無論是中文、英文、馬來文加總起來,也不過
八千種。在英國,僅僅一個月的出版量就已突破一萬種。所以在這個情形下,我們的閱讀市場明顯是被國外的出版品所佔據的。我們今天到書店跑一趟,相信沒有什麼明顯的空間讓你找到本地的出版,我們本地的出版書種也不足以撐起這個局面。



圖說:這是在大燈書局所攝的圖片,大燈位於吉隆坡郊外嶺(Taman Danau Desa),是一家精緻的社區書店,公司也做圖書批發。



簡單地說,我們是文化的弱國。難聽地說,我們是被他國文化殖民。難而我們不要採取排斥的心態和手法去禁止文化商品的輸入,因為這反而窄化了我們本身的思想,斷切了我們的文化資源(我私底下還盼望進口書商可以拿到所謂的圖書AP賺大錢)。然而更積極的作法是,多出版具有本土內容的書籍,或者由本地人來經營具宏觀意識的出版業。

由於本地出版社居於相對弱勢,我認為政府方面,應該提供好的措施,就像扶助國家汽車工業般。不要忘記。文化才是最能代表國家的形象與利益。有一個例子相信是很明顯的。過去我們對韓國產品的印象,總認為是品質劣等的,如果有的選擇,我們應該不會去購買的。但是近年來,隨著韓國影視和出版業的崛起,無形中把韓國的美好形象提昇了。不僅帶動旅游業,也帶動科技業。所有的韓國企業進一步全球化,品牌化。

圖書出版業也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政府在制度方面,應給予出版業者良好的環境,過去我們不停地建設科技園區(Technology Park),未來是不是可以把一些棄置了或停頓了的商場或辦公大樓,改建成創意園區(Creative Park)開放給本地文化業者經營,只收取基本的管理費用,以減低業者的成本。同時金融行業提供好的融資優惠給文化經營者,或者與他們共同創作開業,讓商行有機會參與文化建設。民間方面,鼓勵成立基金會,資助出版,翻譯,創作等等。我相信,相對於國家汽車工業,政府付出的會較少,但收到的會更多。

我們當然知道AP是怎麼一回事,拉拉雜雜,其實只是再提醒有關當局,真正最需要保護扶持的是我們的文化產業,而且應該是永續保護的。

星期五, 9月 09, 2005

部落格的春天 傳統出版的冬天?


隨著網絡原生報「當今大馬中文版」和「獨立新聞在線」在近期誕生,我們似乎嗅到本地網路媒體向傳統媒體開戰的煙硝味。這不是一場血腥的市場巷戰,而是心理和思想戰,攻佔著我們的思考與觀點。

很多人已經發現,前述的生態變化也發生於如核爆般成長的部落格,這個被稱為「個人出版系統」的網絡工具,雖然不是概念全新的系統,但因為作者可以同時兼任作者、編輯、出版者多重角色,隱然牽制著傳統出版內容上的質變,影響著它的發展。部落格操控簡單,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建立十個以上。就像一個人或一群志同道合同時在寫十來本日誌與專書,而稍有目的與構想的人會將部落格變為個人/社群發聲機,展現知識和力量。

張系國在〈部落格的春天〉(天下雜誌8月號)裡提到,部落客不是人人都能當,他必須具備書寫、攝影以及創新的能力。這樣的門檻雖然不高,但終究不容易,他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部落客如果能提供本人個性化的知識、見解和智慧,人的本性在受益之後一定會反饋,部落格就能保持旺盛的生機。」

網絡文化觀察家認為網路創作與傳統出版不同的地方是,前者品質未必比實體世界差;只是少了編輯的守門機制,在眾聲喧嘩的環境中,減低了個別作品的音量,網路使用者必須自行選擇,才能找到優質的內容。而且從權力結構來說,目前部落客的基礎還是不如實體媒體的。

我無從得知究竟大馬有多少部落客,但越來越多身邊朋友投入部落格,寫寫生活工作嗜好專業和創作,我們就像追看報章專欄或專題,漸漸成為他們的讀者和「粉絲」。這些內容過去可以交由報章發表,或成書出版,如今都轉向部落格發表。可以這麼說,部落格引發了寫作能量的成長,驅動了創意的開展。這原本正是我認為大馬出版業應朝向的理念,「小型產業,創意為先」,如今由部落格盡顯其中的魅力與財富。

台灣目前有人在推動BPP(Blogger Publishing Program;Blogger出版計畫),使精彩的部落格以書籍出版再現,讓更多人可以讀到深具特色的內容。作者們也許不為賺錢,只在乎多一種表達形式或者懷有迷戀書的情結。然而對於傳統出版社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很好發掘作家的機會。不過,我們在看待這個趨勢發展,絕對不像好幾年前看網路小說出版的情況了。我認為網絡內容的出版主控權現在已經轉到這些部落客的手上,他們可以自信地說要把書按著自己的想法編輯,而且內容類型也由文學面轉向知識面,更加多元,更有看頭了。部落格的成長是否會打擊規模不大的傳統出版業,現在還難下定論。我們希望可以看到兩者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發展。

本地的部落客不妨在寫作之餘,也為本身的部落格構思行銷方案,例如贈送禮物等概念,增加人氣與黏度,同時吸引出版社或媒體注目,自我經營內容產業,或許你就可以成為跨媒體的明日作家。

星期一, 9月 05, 2005

戀書絮語 1-2

1


本地出版的主要路線是沿著「找尋自我」的意識在運行,這是一個充滿歷史意識與文化意識的進程。然而這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進程,因為它是逆著市場取向而前進。所謂「自我」可以是國家社會的「大我」,以及個人意識的「小我」。可以這麼說,這條路線是出版人和作者共同開拓的。也可以這麼說,這是一條由儒家思想主導的出版路線。且看看舵手:大將傅承得、燧人氏王宗麟、文運張永新…。且看看槳手:張景雲、張少寛、李永球、黃錦樹、方路….。這條路線太顯耀了,以致於「其他意識」的出版相對地顯得蒼白無力。馬華的出版和家國史緊密環扣,卻與普羅讀者若即若離。這是「其他意識」的出版無力之故,趕不上填補讀者各層求的需求。與此同時,儘管「其他意識」的出版微弱發聲,它們似乎也難取得主路線出版的認同與接納。

2


報社副設書籍出版社在西方並不流行,印象中只有媒體巨人新聞集團(Newsgroup)兼做出版。在東方,像日本、中國、台灣、香港頗好此道,可能是東方有文人的傳統吧。在本地,我是相當贊成報社去搞書籍出版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在宣傳方面報社是一大利器,發行網絡也是通達天下,還有就是比別人有更強的優勢簽下好的作家。馬來文報社搞了,南洋中國也都搞過了,可惜沒有下文了。星洲七十五(2003)周年搞了出版,以上種種優勢我們發現報社都有發揮了,也出版了一些好書如《第三隻眼看馬來西亞》、《Karim有話說》系列。不過在銷售成績方面我倒想研究研究。東方日報近年也跨進書籍出版,個人覺得策劃和品質還得提昇。期待更多的報社加入出版行列。憑著以上優勢,我相信報社出版社有辦法創造暢銷的「大書」。

星期六, 9月 03, 2005

老師的夢想

直到最近,我方知道老師有一個偉大的理想:要讓整個社會到處都有文化和藝術活動,人人都來親歷文化和藝術活動。他說只要每個人都做一點,整個馬來西亞或華社的藝術就能動起來。這可是一位文化部長的夢想與工作啊!

老師不僅僅叫別人去做,而且堅持盡自己本份,辦好畫展。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舊履行著這個夢想。

我相信曾經和老師有同樣的夢的朋友不在少數,大家也很想提升社會的文化檔次與層面。文化和藝術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社區的重要元素,擔負著教育的社會功能。但是就當前的首都來看,我們感覺上文化藝術的資源還是很缺乏。城市人,尤其收入相對低的市民,漸漸都患上文化失調的問題,亦形成一種忽視的心理。

問題還不僅發生在低收入的地區,即使所謂的高級社區,文化資源也不見得豐富。就以發展超過二十年的郊外嶺來說,這是一個知識水平和收入相對高的社區,然而這裡的社區民眾直到最近才擁有一家像樣的社區個性書店。其實郊外嶺居民團體也曾推動文化活動,不過他們更需要注入商業的活力,讓文化可以在社區生根,例如邀請藝術家或業者在社區裡開設畫廊、實驗劇場、書店、骨董店、社區博物館、藝術公園和特色咖啡館等等,讓文化為整個社區加值加分。仙都的再開發案似乎認識了文化的魅力,發展商與藝術公司共同打造了「吉隆坡表演藝術中心」和週邊的景觀,是一個十分振奮人心的計劃。但是大家千萬不要因此掉入「需要很多錢才能辦成事」的迷思。社群的文化意識才是主導力量。

不管採用的是盈利或非盈利,文化資源的成功在於有一個好的經營者。商業性的量化法則可作為經營的工具,創意與活力才會不斷的湧進。

我目前居住的蒲種布特拉柏邁,附近有修成林的五百羅漢展覽館暨洗腎中心,佔地頗大,建築宏偉,然而平日總是大門深鎖(也不知道有開沒開),不說遠地而來的參觀者,就連在地的民眾也不得其門而入,猜想主持單位是在特定時間開放的。我覺得這項文化資源沒有充分運用,它應該可以做更多的活動與表演,遠交近攏,使展覽館發揮最大功效。朋友告誡說要經營如此交通不便的展覽館其實是白費心機的。我卻不以為然,因為可以看到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自然有辦法解決,且看主持單位有什麼構想經營而已。

沒有資源的尚且去創造資源,如我的老師。有資源的應當多費心思,為大眾和自己創造文化資本。以前陳水扁競選市長的口號,「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現在我們要說「有夢最美,知識相隨」,我們不能只有夢想,還得有文化和藝術管理的知識。因此有理由相信,這方面的人才會越來越吃香。

我尊敬的老師是黃乃群。

星期四, 8月 25, 2005

找錢出版嗎?

哪裡需要基金出版?

《蕉风》
南院马华文学馆 Southern College
P.O. Box 76, 81300 Skudai, Johor, Malaysia.
Tel : 607 - 5586605 (Ext. 120/ 142)
Fax : 607 – 5563306
E-mail : mhlcc@sc.edu.my
www.jiaofeng.org


哪裡申請基金出版?

教总林连玉基金
任务之一为赞助出版华文教育刊物、出版林连玉遗著或和林连玉先生有关的文集。
林连玉基金LLG 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RE BERHAD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电话:03-8736 2633 电传:03-8736 0633 电邮邮址:llgjj@djz.edu.my

董教总华小工委会沈慕羽出版基金
整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原始史料及将成果结集出版,以及赞助有关华文教育课题的学术研究。首阶段工作计划乃整理及出版沈慕羽先生的资料汇编。
http://www.djz.edu.my/ucstam/jzjj/djzhxgwh.htm

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中文研究基金会
于1997年开始发出出版基金,以赞助从事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之会员和马大中文系师生出版个人结集,所有著作皆编入“中协文丛系列”。与此同时,中协亦推出“中文系文学系列”,结集出版中文系师生的文学作品。此出版基金宗旨为:发扬学术研究精神及文学创作风气,奖掖马大中文系师生将其优秀作品付梓出版,丰富马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成果。
PEJATI
33-3-1,Jalan 3/50,
Diamond Square,
Off Jalan Gombak,
53000 Kuala Lumpur.
http://www.pejati.org.my/fund2.htm

南方学院蕭畹香學術基金会
Southern College
P.O. Box 76, 81300 Skudai, Johor, Malaysia.Tel : 607 - 5586605 (Ext. 120/ 142)Fax : 607 - 5563306E-mail : mhlcc@sc.edu.my
http://www.sc.edu.my/Mahua/index.html

雙福文學出版基金
马来西亚福建会馆联合会与雪兰莪福建会馆於1977年创设了「双福文学出版基金」,每年公开给马华写作人申请。获选者在其着作出版後,发给奖金二千元。自1996年起,奖金增至三千元。此项活动一路来获得写作人的支持,至2004年已有147部作品获选出版成书。
41-A, Jalan Hang Lekiu, 50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03-20782575, 20782576
FAX: 03-20724635
Website: http://www.hokkien.net.my
E-mail : hoklian@hokkien.net.my

李志明文学出版基金
古晋宝光机构创办人李志明先生同意,捐款给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设立,供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每年提取利息,赞助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所推荐的作者,出版砂华文学作品。
砂劳越华文作家协会
PERSATUAN PENULIS ALIRAN TIONGHUA SARAWAK
1st Floor,Lot 119,No.21,Lorong 5,Jalan Datuk Abdul Rahim
93100,Kuching, Sarawak,East Malaysia.
www.hornbill.cdc.net.my

砂拉越留台同学会留台人叢書出版基金
申請作品必須是未經出版成冊者。曾在報章上或專刊上發表,則不在此限。作品字數之少在40,000字以上。申請作品,一經批準,將獲得该會贊助出版。惟最高數額不得超過馬幣二千元。
http://www.inet.com.my/stga/right.htm

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
赞助出版学术论著与季刊。
NANTAH EDUCATION & RESEARCH FOUNDATION (463027-P)6.04, 6th Floor, Menara Promet,Jalan Sultan Ismail, 50250 Kuala Lumpur, Malaysia.Tel: 603 - 21483053 Fax: 603 - 21483049
http://www3.jaring.my/nantahfoundation/select1.htm

大馬創價協會
www.sgm.org

孝恩文化基金会
主办或赞助学术研究、研讨会与文化活动。以各种媒体形式出版和发行与基金会目标相关的书刊、资料及文献。成立互联网以推动相关目标,建立文化资料库、电子杂及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互动。
提供或赞助马来西亚传统文化、社会历史、生活型态、古迹保留、艺术与风俗等方面之研究计划或研讨会。与其他公、私机构,包括慈善组织、文化组织、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传媒合作推行上述活动。收集、发布、收藏有关马来西亚传统文化、艺术及社会历史、民间风俗之文献或实物资料,以供公众参考。
http://www.xiao-en.org/

星期五, 8月 05, 2005

認真不起的黨選

趁著八月來臨的馬華黨選,我們來談談政治與出版的關係。

選舉是現代民主政治很重要的一環,政治人物十分了解選舉的意義,亦必參透選舉這項遊戲的缺陷。如果說,選舉也有分檔級,那麼高檔級的選舉是理念之爭,低檔級則是權力之爭。不過一般的選舉都無可避免涵蓋兩種,全視候選人與其選舉人看重的是哪一方面。

從出版和閱讀文化的角度來看一場選舉,是相當能夠看清楚其中的檔級/黨級的,以及候選人看待選舉的態度。無可否認,選舉對任一候選人來說都可以是項形象再造和理念鬥爭的舉措,因此出書在現時已經變成一種不可或缺的宣傳工具。所謂事情一到專業,花樣就會百出。如果出書也是一種重要的選舉花樣,我們可以測試一下目前這場選舉夠專業了嗎?

儘管馬華有六年沒有選舉,眾多候選人似乎沒有運用更充裕的時間進行理念或形象的宣傳,反而採用他們相信非常有效的組織戰,到基層活動拜票,或採不正式的結盟與權謀運作,獲取勝利;在宣傳戰方面,可能礙於黨內的選舉規範,而顯得火力不足,使得選舉人無法很充份的了解候選人的理想與未來動向。

出版對於選舉重要嗎?我們以最近一次國民黨黨選為例,政治明星馬英九對壘黨內強人王金平的雙雄之戰,選前兩方都是五五波。王金平擅長組織戰,在基層有雄厚支持力。馬英九靠長久建立的形象與政治理念,不容忽視。我檢視了兩人與有關兩人的著作清單,王金平得票是零,馬英九至少得八,計有《認識馬英九》﹑《少年馬英九》﹑《馬英九現象》﹑《露出馬腳》﹑《馬英九!》﹑《馬英九人生長跑》﹑《馬英九前傳》﹑《該出馬時就出馬》等等。這樣的比較來論斷賽果不具科學,然而至少也說明了某種意含,出版對於政治人物其實有加分的效果。

本地的主要綜合出版社其實對於政治議題擁有濃厚的興趣,一來是基於社會責任,出版人藉助書本表達對社會的關懷,為社會累積資本;二來是許多評論菁英都希望透過書本將自己的看法呈現得較有系統,紛紛推出擲地有聲的作品,除了表達,也可以與同儕作積極正面的競爭。目前來說其實是評論界的作者獨佔鰲頭,反觀政治人物大多興趣缺缺,不知道是不是都no comment。

目前的候選人當中,應該數翁詩傑著作最多,計有《打造新政治文化》、《射雕人語》、《赤道上的冬天》、《揚起政海良知的風帆》、《濃雺中的航程》,不過沒有一本是為本次選舉而寫。陳祖排早期參政時曾經編著《國家文化的理念》,然而著作本身早已無影響力,其他候選人大多是交上空白卷,無從談論。




遙想中國政治兩千年的官場,都是由飽學之士出任,為官者即是文人,下手成文出口成章皆平常事也,然官樣文章皆為不平凡哉。今日取士,選賢舉能之途已變,也改變了他們立言立德立功的興趣。是幸或不幸呢。這麼一看來,其實這場黨選以權力之爭較重,看戲的民眾能夠認真嗎?

無論如何,選舉程序是一時的,可以不必認真,政治意念卻是長遠的,宜認真立言貫徹。如果閣下想賭賭誰會當選,我提供的參數是:出書最多的勝面較高。呵!

星期六, 7月 30, 2005

尋找閱讀的樂園


「以為我和我的童年不會再見面。直到心門打開,才發現它一直深鎖在心底的隱蔽處。所有童年玩伴在向我輕輕招手,而我,已經忘了當初的游戲規則。」──<心門>,《
尋找遺失的樂園

閱讀繪本,其實就是與童年的美麗重逢。有些童年的夢因為長大而逐漸遺忘/遺失或者形成另一種看法,最可怕的是對它的藐視和背叛,注定將來要付出遺憾的代價。閱讀林行瑞的畫冊,不僅僅是緬懷舊時光,更是啟動一種喚醒機制,回歸真我,踏實生活。這是我的收獲。

「人類對世界認知方式,先是有了觀察、圖象、肢體表達、音樂、語言,這後,以結繩、象形、拚音而發展出文字。」(《
閱讀的風貌》,郝明義)人類當前的知識系統,幾乎都以文字紀錄、發展與進化,形成一種越來越單元的認知方式。它是一種壓逼,也是一種局限。對於習慣文字閱讀的我來說,其實已是迷途難返。(就像我會先看本書的文字,再來看圖畫)

畫冊或繪本今日成了大眾很重要的閱讀元素,不單只是因為它的流行,不單只是生活型態起了改變,這還包括圖象帶給我們認知方式的重新發現。以前我總會認為畫冊/漫畫是一種簡便,一種沒有厚度的內容閱讀。其實真是大錯特錯。原來圖象創作是深及意識狀態的,其解讀技巧又是另一種學問,其中很多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回味無窮。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出版品注意圖文並茂,強調視覺效果,把書設計得色彩繽紛,閱讀如同一場豐盛的饗宴。然而在我看來,實乃繪本閱讀影響之下所產生的出版趨勢。

以《尋找遺失的樂園》這類繪本創作來說,國際上成就卓越的大師很多,尤其在西方的童書製作,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我很喜歡的Istvan Banyai。可惜本地書店和讀者只認識一兩位成名的,卻無視山外有山的一流繪本作家,局限了自己的視野。台灣雖然引進許多西方的一流畫手,帶動中文繪本閱讀,卻也積極培養本身的創作人才(除了幾米,同等重要的還有李瑾倫、陳致元),開課授業,舉辦大獎競賽,挖掘人才。本地的繪本閱讀深受台灣和日本影響,尚處摸索期,然而在這個行業裡的出版人和繪本作家應該具備長遠目光,應自我精進和互相合作,將整個創作局面搞起。我知道,行瑞在創作方面具有企圖心,希望本地的繪本產業可以從他開始。

行瑞的《尋找遺失的樂園》以初生之犢,勇敢進發,在本地創造了出版紀錄,是一種可貴的創業精神。其內心單純,向善。偶爾疑惑、徘徊,這又何嘗不是每個認真反省,對生命負責的人最真實寫照。



《美麗人生》初稿


在圖象表現與風格方面,我無資格評論。從《尋找遺失的樂園》到《美麗人生》,我看到行瑞的筆觸與構圖越來越簡練了,內容尤其強調「自我追尋」的表達,同時喚醒我們關照日常的,平凡的感動。我相信,行瑞在畫風已經找到自己的方向了。行瑞說自己比較喜歡心靈的東西,這點在創作盡顯無遺。然而,作為一個創作者,始終要面對主題的多元探索,例如故事性的創作,來為自己開拓更多可能,讀者亦會抱持期待,等待驚喜,進而形成創作者的推動力。

繪本閱讀是普及流行了,人類的全觀認知之路卻才剛剛出發。

星期五, 7月 29, 2005

本地中文出版業的明天:一位版權工作者的觀察(座談摘錄)


嘉阳出版有限公司 主办
2005年出版天空交流营
BENGKEL PENERBITAN GEMILANG
28-29 MAY 2005,波德申

一、個人感受
1. 書業一定要交流,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十分難得,非常謝謝主辦單位的用心策畫與籌辦。

2. 個人在書店、出版社工作,如今轉向版權代理,個人之所以從書業的下游往上游發展,是因為發覺本地出版應好好發展內容這一塊,出版業要有好的發展,應該要有一隊很強的作家群,過去經營作家的工作是出版社的責任,但是日後很可能會逐漸轉向由作家經紀人公司來經營,我也希望可以有這樣的趨勢,讓出版產業更為完善,專業分工,這樣作家才有機會抬頭,內容才會更有創意。
3. 出版之路崎嶇,卻充滿樂趣和希望。說真的,出版是一項浪漫的事業,但也就是因為它有浪漫的特質,經營者更要小心,步步為營。

二、出版現象(2004-2005)
1. 根據別人的資料:台灣出版業每年出版4萬3千種新書;法國、意大利有5萬種;日本有6萬種;德國、美國有8萬種;英國有12萬種居首,而與台灣人口相當的馬來西亞,聽說只有6千種。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要邁向閱讀的先進國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2. 外國公司蠢蠢欲動,國內公司消極被動,從過去的市場營銷面(設立發行公司或委託本地公司代理,如台灣的城邦、佛光山、法鼓文化、閣林國際),逐漸伸展到內容編輯面(如香港皇冠)。
外國公司的策略是全球布局,哪裡可能有市場,就往那裡去,哪裡有好資源(作家),就往那裡掘。從宏觀的角度來說,這是可喜的現象,不過我們在接受這個現象的時候,出版業者需要思考我們的競爭力在哪裡?所謂的本土優勢是否會漸漸被掠奪?
3. 從我的經驗來看,本地不缺要出書的作家,而且也有許多主題可以被出版,然而好作家需要經營,好編輯需要培養。如果出版社持續不爭氣,本地作家只好往海外發展。然而另外一些出版公司為求快速發展,一味引進國外現成的暢銷書來出版,未能取得平衡。
4. 整體出版的能量不高,缺乏鬥志。出版素質更需要大幅度提升,很多環節都不到位。

三、尋找對策
1. 如果大家有注意新聞,我國的國家競爭力排名又下降了。我覺得在大馬,產(業界)、官(政府)、學(學者專家)常常無法結合起來以因應各種挑戰,提高競爭力與均衡發展之時,出版應該接下這重擔,鋪設大馬的知識系統。
2. 本地出版社除了在本地交流,也應常到海外取經,開闊我們的大視野,同時必須關注全球的出版發展,借力使力,引進和推出作品。我相信,要建立出版規模,國際性的版權交易是可以讓出版社快速成長起來,同時讓讀者與世同步。
3. 內容經營面,沒有一定的成功模式。出版品牌在我國讀者眼裡並不十分注重,然而定位清楚的確是一個方向。以華文出版來說,我們暫時在規模上比不上中港台,因此必須以創意為先,小兵立大功,深耕為華文出版第四板塊。
例子:國內-37.2度雜貨店
        -董總出版局
   國外-孤獨星球 Lonely Planet
4. 每個環節都是專業,都要到位。顧客決定存活。無論如何,從策略上一定要賺錢
5. 經營策略面:聯盟與合併,可作為思考方向。

四、期許
1. 每家出版社每年為自己訂下至少一本大書的目標,所謂大書就是可以主觀認為,而又受客觀市場贊許認同的。
如:《我方的歷史-陳平》
《我的自傳-林梧桐》
2. 每年由中文出版業組織設立獎項鼓勵本土作家,編輯和出版人,我們希望從這裡來期待一位出版家的出現。
3. 版權代理可成為作家的好伙伴,經營好寫作事業,為國內作家與出版社尋找海外市場,讓出版版權工作更為專業。

(承蒙嘉陽出版社許育華社長和蕭瑞霞小姐邀請,主講這個課題。與其他主講者:姚拓、黃子、曾慶方交流,獲益菲淺。)

星期四, 7月 28, 2005

大馬出版業要小兵立大功

馬來西亞銷量最大的華文報《星洲日報》最近舉行七十五週年報慶,同時推介了該社出版的三本新書,這意味著大馬華文出版界今年將多了一支生力軍,對文化界而言實為可喜的現象。

報社參與圖書出版在大馬不是新鮮事,另一家華文報《南洋商報》在很早之前曾發行文學叢書,新近九十年代《中國報》也出版了少量書籍,主題涉及雜文、報道文學和財經類。不過它們都後繼無力,未能在大馬創造報社出版圖書的美好事業(相對於香港《明報》旗下的明報出版社、台灣《中國時報》旗下的時報出版社、《聯合報》聯經出版社,它們都是區域裡成就卓越的出版社),實為可惜。畢竟報社在本地具有最強的文化資源和輿論的吸納能量,比起努力為找作者而煩惱的小型出版社,更為得心應手,加上報社強大發行網絡亦可成為有效的銷售渠道,實教人稱羡。因此,我十分期待《星洲日報》可以憑其雄厚的人財物力,為本地圖書出版作出貢獻。

大馬華文圖書出版近年有小進步,但沒有大突破,這可從這一兩年本地華文書市低迷與單調的書展看出端倪。本地華文出版社出版量少,也很少主動出擊參與和策劃書展,使得一向能見度低的本地書籍更難以直接與讀者見面,造成讀者對本地出版沒有深刻印象,即使有,也是不好的印象。因此我深深覺得,本地出版品牌亟待提升。但該從哪裡著手﹖

過去數十年,大馬的華文出版主要局限於中小學教科書和少量的文學書種,出版品不夠多元。另一方面,長久以來出版界都是仰賴作家和知識分子的非專業參與,自資出版者更不在少數。由於缺乏專業經營,便無法創造一個有價值的市場,出版產業可說是十分空洞。這種現象惡性循環,形成作家埋怨沒有讀書人,讀書人感嘆本地沒有好作品的問題﹔出版社的角色在這方面不是被邊緣化、不受重視,就是自我設限、沒有發揮功能。

九十年代末,由於知識經濟的推廣,新型態的文人參與,大馬華文出版有了新發展。由本地作家傅承得創立的大將出版社九九年起以本土內容為創業基礎,大規模出版各類書種,開啟了本地多元閱讀的風氣。目前大型書店售賣有關本地出版的書籍中,約三分之一是大將的產品。可以說,大將出版社的成立是大馬華文出版業的新里程碑。然而,大將大規模(相對於本地其他綜合出版社)出版文化社會效益多於經濟效益的書種,如何在市場上存活,是極大的挑戰。

當台灣大型出版集團在搞資本運作、進軍各大華文市場之際,當中國出版集團在搞組織戰的時候,大馬中小型出版社應把眼光集中在創意運作上,並把眼光放大,以小兵立大功的方式與世界各國內容生產者合作。小國寡民的荷蘭是著名的出版大國,出版社即運用這樣的模式馳騁全球市場,他們在數個專業領域的出版獨步全球,甚至還透過資本運作控制英語出版社。大馬出版社也許還沒到這個階段,但應把握文化資本的運用,超越本地市場。傅承得曾提出相對兩岸三地,大馬可以成為華文出版的第四板塊,我認為這個構思也可以成為大馬出版人的經營策略。

但在我們談創意的時候,其資源又來自哪裡呢﹖我認為,主要還是來自文化與消費者。消費者課題需要精確的統計資料佐證,暫且不談。我們一直認為大馬融合東西方文化,各文化在這裡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我們始終沒有一一的盤點這些文化資源(廣義的文化),將其運作為文化策略,為我們的文化增值生財,相當可惜。舉例來說,僅僅在伊斯蘭文化或世界宗教文明的課題上,我們就可以為華文出版貢獻良多。本地華文出版界可從自身特殊的文化和生活場域裡,認認真真出發去產生創意內容。為什麼是大馬,而不是東西交融更密、資訊發達的香港、上海或台北呢﹖因為大馬所幸沒有被過度單元和主流的文化淹沒,我們對各文化又都保持了一種親密的感覺,只是我們沒有深刻的將這種文化感覺加工為文化創意產品。

過去本地業者對文化產業認識不夠,信心不足,認為文化是虧本的事業,即使自己有興趣投入,也要等到在其他業務賺錢時才回過頭來投資,再不就認為那根本是文化人的事業,與己無關。因此,我們有必要熟悉這個既古老又新興的產業,尤其在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以創造可觀的產值。

我相信,一個文化強國,總是經濟強國﹔如果現在不是,總有一天也會達致,大馬人民應對我們本身的文化抱有信心和興趣。


<亞洲周刊>28/03/2004

城鄉情結在發酵

興安文叢六月陸續報到,老中青作家聯合盤踞書市,文學氣勢一時立即升高,加上近年屢有佳作的方路,其精美的散文集《單向道》(有人出版社)更讓本地出版生色不少,發揮了正面效應。其中充滿故事的地方與家鄉在這幾位當月作家手中有了不同的命與運。



在陌生的城鄉書寫

第一輯興安文叢六月終於出版完畢,今年所出版的六種,有的是資深作家,有的是首次出書的健筆,編輯包容頗廣。其中特別值得介紹的是冰谷(林成興)的《火山島與仙鳥:掀開所羅門面紗》,此書是作者近耳順之年,遠赴所羅門群島任職油棕種植經理的六年期間,紀錄在浩瀚南太平洋的生活與思緒。儘管異國情調,不過作者關懷的面向是具有深度的,譬如當地文學的發展、藝術的表現、政經變化,觀察與敘述相當深刻,其精彩程度超越許多神州遊記式的書寫,不是泛泛而作。作者不僅帶領我們遠赴一個陌生國度,其實更開拓了我們的「國際視野」,(通常我們認識的「國際」是先進國的「國際」),也解開了所羅門的迷團。由於書本編輯較為制式,讀者可能不易透識其中堂奧,特提醒注意,以免「走寶」!

在熟悉的城鄉書寫

文叢系列還有短篇小說《雙鎮記》與散文《藍色島嶼》,皆乃文壇新浪。許通元來自砂拉越,酷愛電影和文學,近年己見文名,《雙鎮記》從作者所待過的兩個小鎮(砂拉卓和士古來)發酵,蘊含地方人情,其故事來自鄰里,來自記憶,來自你我,也來自難以啟說。寫《藍色島嶼》的律師菲爾,來自實兆遠的文學家庭,從小喜愛閱讀,練就了行雲流水,幽默的筆觸。讀她的散文,不能說是如沐春風,卻可以洗滌一整天勞累的心情。其多姿多采的生活成了信手拈來的文章,熱愛土地的心思更成了文字的忠實追求。兩本書的出版,印證本地未來文壇可以期待。另兩本皆是文壇名將實力之作,散文集《沉醉》(年紅著)與短篇小說集《斷了單思線》(馬崙著),忠實讀者可收集珍藏。

大山腳,家的大山腳,方路遠離後的大山腳,以及方路重訪的大山腳:《單向道》。家鄉好像是揮之不去的魔咒,儘管遠離,總在記憶與現時牽纏羈絆,我們相信這魔咒是美好的,是富創造性的。也寫詩的方路已有詩集《傷心的隱喻》(有人出版社),《單向道》的出版則是一條前進之路,祈願作者大步開去,走路有風。

雜文《貓城貓事》(大將出版)作者薛嘉元從西馬移居東馬古晉,並深入民間華團工作,常為文針砭時事,評論東馬華社問題。本書延續一年前出版之《貓城貓語》,欲知貓城人與事,兩本姊妹書可供一讀。

鄭良樹的第四部歷史小說《吉隆坡之誕生:葉亞來前傳》(南方學院)彷彿是靜靜地出版的,沒有得到媒體與吉隆坡華團學校的關注,實為可惜。鄭良樹不是二月河,葉亞來更不是雍正康熙乾隆,不能相提並論,然而讀歷史小說有著信疑共存的臆想魅力,何況他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歷史人物。鄭教授以小說方式建構了歷史場景,邀請讀者重返現場觀人物之一行一言,反思歷史給我們的教訓。
獨立出版的《我的半世紀:張佐回憶錄》乃馬共史書類的最新出版。以一人之記憶難概五十年之歲月,作者不忍忘記那段歲月的種種,發抒胸臆,讀者若能感同身受,已屬萬幸。相信此類書籍還有後勢,我們謹期待驚天之作。

星期四, 7月 21, 2005

挖掘文學出版的金礦

文學與出版好像一對雙胞胎,他們關係緊密,互相影響各自的發展,但是卻有不同的主體思考與進路。



五月份參加了由嘉陽出版社舉辦的「出版天空交流營」。在一項四人論壇的座談裡,主講者之一黃子談到現在「什麼書」都可以出版,唯獨「文學出版」注定會虧本,這讓我們深感惆帳與無奈。

我們暫且不說例外的個案,讀者只要稍為打聽,就知道這是普遍的不爭事實,本地文學出版似乎只存在著浪漫綺想,那些文學作家和出版人賺到的不是金錢,大多數卻是庫存書,實在可憐,更可憐的是目前有的文學書(以詩集為甚)都是作者自掏腰包出版,或者負責包銷的!筆者猜想一般出版人都對文學抱持著既拒絕又試探的態度,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始終希望能出版一本重量級作品。
吊詭的是,如果我們現在去書市跑動調查,你會發現其實本土中文出版最大的書種竟是(泛)文學書,其他類型目前為止難成氣候。你會不會覺得很驚奇呢?是出版社聽不到市場的聲音嗎?是非文學類作者嚴重缺乏嗎?在文學沒有市場的情況下,為什麼出版了更多的書呢?僅僅從這現象來看,文學作品來源問題不大,反而問題出在出版這一環節。

按照一般經濟法則,在供過於求的情形下,就是買方的市場。在價格方面,買家擁有主導權,他們可以不管產品品質的好壞,只要求低價。這種經濟邏輯如果套用在文化產品上,是十分具殺傷力的。假如我們不想沒有文學出版,也不想作家們如此這般被糟蹋,就得集思廣益,想方設法。

以國外成功的文學出版案例分析,「作家」與「作品」,固然佔了最重要的元素,新穎與多元的行銷方式往往也是成功的推手。簽到大牌作家(本土或海外都可以),可以為出版社找到穩定收入,也穩住全社人員的士氣;提拔新興作家,則應運用行銷手段來強調他的「與眾不同」,才能打開書的市場,並且開發多一條生產財源。筆者沒讀過韓寒的作品,卻知道其新派武俠新作《長安亂》,以及他的「其他其他」,這些「其他其他」就是出版社行銷的犀利與細膩之處,出版社不能採用短打方式,為作家辦一兩場活動就可以成功的。

文學出版其實也需要製訂品牌策略,例如中國春風文藝出版社的《布老虎系列》,編輯所收選的作品都必屬佳作,皆為中國當代名家的一流作品,其行銷手段從嚴格的編輯專業階段就已經開始。文學品牌在讀者群可以建立溝通機制,社方只要長期經營這項機制,即可以帶來深遠的綜效(Synergy)之功,進而擦亮出版社的招牌。國內以會館資助的興安文叢可以往這方面思考。



很高興近日可以看到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散文集《
單向道》(方路著),從書的編輯和視覺設計,可以看到「有人出版社」功力已經可與台灣較量。作為一家本土的文學出版社,我們希望他們可以展現更大的企圖心,將雄厚的出版創意進而落實到行銷方面,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專業出版社。
最後,從這篇文學出版可以引申思考,為何我們的「非文學」出版面臨貧血的境況。

星期五, 7月 01, 2005

一本大書

今年上半年本地的華文出版,似乎缺乏一種大能量。不知道該怎麼描述問題的現象與核心。

為了出席波德申的一場出版交流會上,筆者提出本地出版社應該每年為自己訂下至少出版「一本大書」的目標,猜想可以為書市引進動能。

所謂「大書」就是出版社可以主觀認為,而又受客觀市場贊許認同的暢銷書,簡單地說就是「叫好又叫座」的Big Book。我舉了去年的《我方的歷史-陳平回憶錄》和《我的自傳-林梧桐》兩本書作為參考例子,它們都可被認為是書市的「大書」。

今日回想這個說法,筆者覺得有必要再多加說明,以讓同行深入交流與探討。「大書」裡的「大」字,不在指書的形體,而在於書的份量,以及其受落的程度,比較接近於我們所說的「重量級作品」。過去筆者有機會參觀國際書展時,常聽同行說某某書是當屆的「大書」,而且眾多出版社在拍賣會上爭相購買版權,其他出版人或找機會一睹作者真面目,或一窺書本封面及其介紹。如果說當屆書展沒有任何「大書」出現,就代表說該書展沒有焦點,缺乏看頭了。

這些「大書」大部分都有一個特徵,就是「作者導向」。這些作者當中,有的已是名滿天下,諾貝爾獎等級的大作家;有的則是耕筆有年,作品已趨成熟的資深作家;更為傳奇的,仍是憑籍經歷背景,卻可以一砲而紅的「新作家」,例如柯林頓,寫了一本大部頭《我的自傳》,真的是一本「大書」啊。至於,真正初出茅蘆而寫就「大書」的天才,可是少之又少!

到底怎樣才成為「大書」呢?它是出版人刻意炒作,還是被眾讀者所認可的呢?

姑且不論以上問題,筆者之所以試著提出「大書出版」的構想作為本地出版的一種策略,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理想:如果有一天,從我們有限的出版規模,以創意和札實的多元文化為基礎,每一家出版社都有一本「大書」出版,那麼我們的出版風貌就會有看頭了,而讀者也會有所期待,同時也有與國外出版品一爭天下的資本。要實現這個理想,最重要就是作家與編輯人才的長期培養,相信許多出版人都會認同這個觀點的。

台灣出版人郝明義說:「做出版,一定有一個初衷,不論是只管賺錢就好,還是另有思考的角度,這個初衷就是立場。根據這個初衷,各人會設定各自希望成長的特性和規模,這就是方向。為了實現這個前進的方向,各自會出版種種暢銷書以及與非暢銷書的組合,這就是方法。」(可參考〈
做暢銷書的方法〉)

筆者十分贊同他的說法,因此「大書出版」該如何做,應該回到每個出版人最初的動念,自然而然也會找到各自的「大書」方法。筆者希望按著「大書出版」的企圖心,整個出版界能真正「動起來」!
2005/7/1

星期四, 6月 09, 2005

紅書還能再紅

五月份是一個適合出版的月份,因為學校假期可以增加書籍的買氣,不過本地出版卻顯得相當「淡定」,出書量不多。也許,本地出版需要參考前馬共的作戰力,努力提高生產。正好五月又有一本馬共史書,趕上假期!

再現馬共歲月

打從本世紀開始,馬共史書如雨後春荀,在本土出版佔了一席位,從出版的橫向與縱向來看,馬共史書竟成為本地極為特殊的書種,不斷在輿論界形成熱題。其中最鮮明的例子要數去年出版的《我方的歷史-陳平回憶錄》,筆者認為這是本地出版(嚴格來說不算本地出版,但卻是本地色彩濃厚的專書)難得一見的「大書」。由於馬共史書可以吸引一定的讀者,在吉隆坡市區的中文書店,甚至特設平台陳列,亦是本地書店難得一見的專業手法。

《馬泰邊區風雲錄(第一集):根據地重整旗鼓-新時期‧新方針》是最新出版的馬共史書,由21世紀出版社出版。明顯地,這是一家由回馬前馬共成員所成立的出版公司,以方山為主將,努力為本地歷史補白,並為馬共當年抗殖立場正名。該社第一本書《見證和解與回馬》於2002年11月出版,其與《馬泰邊區風雲錄》是姐妹篇,兩者的歷史時空是互相銜接的。

《馬泰邊區風雲錄(第一集)》的時空背景以二戰後,抗英殖民時期馬共於馬泰邊境所建立的根據地為出發,如何在馬泰邊區進行長期武裝鬥爭的事跡一一呈現於讀者。這段時間長達32年,馬共歷經多次挫敗,仍堅守反殖的立場,其中有淚有血的歲月,除了同情,也應給予尊敬。

也許是人力有限,書籍編輯水平未能顧及一般讀者的閱讀舒適感與理解力。其中對現今政體與建制歷史的看法,雖左派色彩濃厚,但作為客觀讀者亦可以理解與包容。21世紀出版社近期也有《歷史的告白》(方山)﹑《抗英戰爭小說選》(金枝芒)以及《歷史與獨立鬥爭》( Abdul Shamah著),從書單看來,其出版後勁十足,不讓香港南島出版社(出版多種馬共史書)專美。

台灣出版社近期紛紛以「振興一個文類」為目標,發展武俠小說。也許大馬出版可以「創造一個書種」為目標,不同出版社從不同類別來發展馬共課題,除了歷史和政治,還有小說﹑社科﹑藝術、軍事等等,讓這份專屬的苦澀歲月,轉換成全民珍視的記憶與教訓。

談不完的生意經

另一本五月出版的新書,是屬於個人公司製作出版的財經管理類書籍,從事企管顧問的陳瑞發,結集報章精心發表的財經文章,出版了《老板不老:你知道如何經營一盤成功的生意嗎?》。文章遍及企業所面對的各種挑戰,適合那些對企業管理深感力有未逮的老板們閱讀。本書雖屬個人製作,但是成書整體感覺不錯,編輯可記一功。

詩戀的時節

在端午时節,應該來讀讀詩。本月大將出版的《秦林詩選》也許可以成為你的「詩戀」。秦林是資深詩人,曾出版《雙子葉》、《裁風剪雨》、《奔流的鮮血》等詩集。詩的時空跨越四十年。秦林的詩信手拈來,他那濃濃的中華情結,每每使他在神州旅途中容易觸景生詩,而愛國的情操更表露無遺。

意象萬千

配合書畫展,年輕藝術家劉慶倫近日亦出版個人畫冊《意象萬千》,讀者可以一睹他近年的作品,其中巨幅畫作「毛澤東《沁園春‧雪》」歷三年而成。畫冊作為一種閱讀雖不是主流,但仍應受到鼓勵,如此本地藝術才具備完整的知識系統,藝術能不能出頭,出書是不容忽視的。感謝本地還有藝術出版!

星期四, 5月 05, 2005

愛情就是生活

四月份可以在市面找到本地出版的作品十分有限,只有兩部,都是文學類作品,兩位來自不同世代的作家所寫的旋律有明顯差異,但是主題似乎離不開愛情,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恆久命題,與此同時,我們也從兩本書身上看到年輕作家與成熟作家的努力痕跡。

本地網路小說第一擊 年輕作家迎頭趕上

學生與青少年一直是本地最大的購書族群,從早期台灣的劉鏞的勵志書,到現在流行的張曼娟小說﹑吳若權﹑吳淡如勵志書等等,是他們最大宗的精神糧食。約莫在七八年前所謂的網路小說漸成氣候,年輕讀者成就了痞子蔡,以及現今的藤井樹。在流行閱讀的國度裡,年輕作家執掌大旗,呼風喚雨,我們可以看到青少年的閱讀品味開始轉向與他們生活關注與熟悉的話題,而偶像型作家也已隱然成形。即使在當今的中國,韓寒旋風尚未停息,視覺系的年輕作家如郭敬明緊接在後,也創下五十萬冊銷量,並且跨媒體,跨概念創作,年輕人的創造力與閱讀趨向不可等閑視之。
因著這股年輕風潮,剛剛由大將出版社出版的《Longing渴望》其實教人久等了。在寫作的時間上,本書作者用了四年的大學時光來完成,可說是經過許多心理煎熬;在出版的時間上,本地出版社因無法在好幾年前挖掘新興作家來填補本地讀者的需求,有點可惜。這次終於由大將再次突圍創造,希望可以燒旺本地年輕作家與出版社的企圖心,經營好年輕人的市場。

儘管書籍封面並不搶眼,《Longing渴望》仍是可讀性強的小說。筆名Tener十兒的翁詩慶,畢業於多媒體大學資管系,因為鍾情於文學,選擇的工作則與文字息息相關。《Longing渴望》離不開對愛情與人生的困頓與解惑,成長的意味濃厚。

書中的兩篇小說﹤Rosier擁有光明前途的人﹥和﹤Longing渴望﹥命名都來自於日本搖滾音樂,正是時下年輕人藉由音樂的延伸思考來抒發來自心中的聲音,作者稱之為「二十歲的困惑」。「二十歲,各式情感以大量陌生的面貌湧現,把我從安全的地方丟進一個完全陌生、不斷毁壞的場所。」寫作自然而然成為他努力尋找自己的路徑。

如果說這本書與來自台灣、中國的作品有什麼不同,讀者應該可以發現這裡許多場景都是我們所熟悉的,所講的話又是最親切不過的。如果你又是怡保人,想像一下也許你曾經與作者擦身而過。

興安文叢用心裁種 朵拉的愛情花園 

興安文叢又來了,上月推出朵拉的《愛情花園》,乃雪隆興安會館與大將出版社合作出版。興安文叢是我國眾多華人會館中的獨一文學品牌,其靈魂人物雲里風,身職雪隆興安會館主席,亦是馬華著名作家,他藉由會館的資源推動馬華文學,成為佳話。《愛情花園》是延續三年多前文叢第一輯的概念,所出版的第一本書。

朵拉是我們熟悉的女作家,此書收錄八篇短篇小說,眾多篇是寫愛情與婚姻的矛盾,尤其涉及倫理道德的敏感區域,令人沈思不已。

興安文叢接下來陸續打出的作家包括馬崙、許通元、冰谷、年紅和星洲日報的專欄作家菲爾。雪隆興安會館準備年底再辦文學營,一方面推動馬華文學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動文叢的知名度。文叢未來可以加強其特色與意義,進而塑造文學品牌,為本地讀者介紹最不可忽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