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09, 2005

部落格的春天 傳統出版的冬天?


隨著網絡原生報「當今大馬中文版」和「獨立新聞在線」在近期誕生,我們似乎嗅到本地網路媒體向傳統媒體開戰的煙硝味。這不是一場血腥的市場巷戰,而是心理和思想戰,攻佔著我們的思考與觀點。

很多人已經發現,前述的生態變化也發生於如核爆般成長的部落格,這個被稱為「個人出版系統」的網絡工具,雖然不是概念全新的系統,但因為作者可以同時兼任作者、編輯、出版者多重角色,隱然牽制著傳統出版內容上的質變,影響著它的發展。部落格操控簡單,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建立十個以上。就像一個人或一群志同道合同時在寫十來本日誌與專書,而稍有目的與構想的人會將部落格變為個人/社群發聲機,展現知識和力量。

張系國在〈部落格的春天〉(天下雜誌8月號)裡提到,部落客不是人人都能當,他必須具備書寫、攝影以及創新的能力。這樣的門檻雖然不高,但終究不容易,他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部落客如果能提供本人個性化的知識、見解和智慧,人的本性在受益之後一定會反饋,部落格就能保持旺盛的生機。」

網絡文化觀察家認為網路創作與傳統出版不同的地方是,前者品質未必比實體世界差;只是少了編輯的守門機制,在眾聲喧嘩的環境中,減低了個別作品的音量,網路使用者必須自行選擇,才能找到優質的內容。而且從權力結構來說,目前部落客的基礎還是不如實體媒體的。

我無從得知究竟大馬有多少部落客,但越來越多身邊朋友投入部落格,寫寫生活工作嗜好專業和創作,我們就像追看報章專欄或專題,漸漸成為他們的讀者和「粉絲」。這些內容過去可以交由報章發表,或成書出版,如今都轉向部落格發表。可以這麼說,部落格引發了寫作能量的成長,驅動了創意的開展。這原本正是我認為大馬出版業應朝向的理念,「小型產業,創意為先」,如今由部落格盡顯其中的魅力與財富。

台灣目前有人在推動BPP(Blogger Publishing Program;Blogger出版計畫),使精彩的部落格以書籍出版再現,讓更多人可以讀到深具特色的內容。作者們也許不為賺錢,只在乎多一種表達形式或者懷有迷戀書的情結。然而對於傳統出版社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很好發掘作家的機會。不過,我們在看待這個趨勢發展,絕對不像好幾年前看網路小說出版的情況了。我認為網絡內容的出版主控權現在已經轉到這些部落客的手上,他們可以自信地說要把書按著自己的想法編輯,而且內容類型也由文學面轉向知識面,更加多元,更有看頭了。部落格的成長是否會打擊規模不大的傳統出版業,現在還難下定論。我們希望可以看到兩者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發展。

本地的部落客不妨在寫作之餘,也為本身的部落格構思行銷方案,例如贈送禮物等概念,增加人氣與黏度,同時吸引出版社或媒體注目,自我經營內容產業,或許你就可以成為跨媒體的明日作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