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4月 06, 2003

被忽略的兒童閱讀

去年有一個機會到雪州山間小鎮的一所華小參加活動,這所華小紅磚打造,是英治時期留下來的校舍,深具時代特色。要不是這個小鎮因產業沒落,人口老化、減少,很難想像在抗日前後它曾是馬來西亞著名的社運和紅色運動重鎮,華人先賢奮鬥的偉大樂章曾經在這所華小奏響,多少年後,紅色校舍依舊,人事已非。我覺得,這裡就是吳念真的九份。

年輕的校長殷勤照待大家在學校圖書館用茶點。二間教室大的圖書館大半空間是桌椅,印象中和我當年小學母校的圖書館相差無幾。我猜這些桌椅是課餘時間讓同學在這裡看書的吧。走到只有數排陳舊的書架閱覽,發現幾乎所有書都以散落的姿態堆放著,彷彿很久沒人整理,而且課外的讀物十分陳舊、缺乏。我提不起翻閱的興趣,所以我不知道這裡的同學可常來圖書館找一兩本喜歡的故事書或圖畫書來看。

我可以想像,這絕不是冰山一角,全國與這所華小面對同樣閱讀資源問題,應該不計其數。這裡透露了兩個問題:兒童閱讀、城鄉差距問題。第一層的問題,責任不完全在學校,更重要的是家庭,家長有沒有為孩子打造閱讀的環境,是否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共讀。也許你會覺得很好笑,我們工作都快把時間壓縮得透不出氣了,哪裡還有閒暇和閒錢?話是沒錯,卻似是而非。想想一下,如果連自己可以掌握的義務和權利都忽略的話,我們根本沒有立場去要求學校、老師、公共圖書館、政府、書店、企業提供你更好的資源。第二層問題是結構性的問題。城鄉的差距可以表現於財力、設備等有形的資源,卻不一定表現於知識力。但顯然,大家都以為被有形的資源所束敷。

不容否認的是,學校在打造閱讀計畫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檯面上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媒體贊助推行的「學生閱報計畫」,這是相當好的構想。大家都希望透過閱報的引導,讓學生汲取課外的知識。不過報章在閱讀的層次上尚屬初級,學校老師有責任引導同學進入書本閱讀的層次。

觀念大家都懂,但是苦於沒有方法。因此,我極力推薦學校、董教總、圖書館負責人,以及家長購買由台灣天下雜誌出版的《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大家可知道哪一國的學生閱讀能力最強嗎?不是美國,他們只是剛好及格而已。答案是Nokia的故鄉芬蘭,而亞洲最強的是Samsung的故鄉韓國,日本緊跟在後,比英美還強。儘管如此,美國和英國的政府和民間企業在推行教育政策上列「閱讀優先」,深具遠見。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國外(包括新加坡)政府、學校和公共圖書館、家庭在推動閱讀的作為和成績,我衷心盼望教育工作者和公共政策的制訂者能夠在這本書上讀到一點啟示。

4月23日是世界書香日。20日禮拜天早上在吉隆坡文化街和新山將有一場親子曬書的活動,邀請家長和孩子帶家中的一些藏書來與大家分享讀書的內容。希望這樣的活動,可以為兒童閱讀帶來一點積極的作用。閱讀是一場靜默的改造,我覺得山間這麼美麗的華小不該再出政治革命家了,而是文學家或哲學家,第一步先從充實圖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