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出版好像一對雙胞胎,他們關係緊密,互相影響各自的發展,但是卻有不同的主體思考與進路。
五月份參加了由嘉陽出版社舉辦的「出版天空交流營」。在一項四人論壇的座談裡,主講者之一黃子談到現在「什麼書」都可以出版,唯獨「文學出版」注定會虧本,這讓我們深感惆帳與無奈。
我們暫且不說例外的個案,讀者只要稍為打聽,就知道這是普遍的不爭事實,本地文學出版似乎只存在著浪漫綺想,那些文學作家和出版人賺到的不是金錢,大多數卻是庫存書,實在可憐,更可憐的是目前有的文學書(以詩集為甚)都是作者自掏腰包出版,或者負責包銷的!筆者猜想一般出版人都對文學抱持著既拒絕又試探的態度,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始終希望能出版一本重量級作品。
吊詭的是,如果我們現在去書市跑動調查,你會發現其實本土中文出版最大的書種竟是(泛)文學書,其他類型目前為止難成氣候。你會不會覺得很驚奇呢?是出版社聽不到市場的聲音嗎?是非文學類作者嚴重缺乏嗎?在文學沒有市場的情況下,為什麼出版了更多的書呢?僅僅從這現象來看,文學作品來源問題不大,反而問題出在出版這一環節。
按照一般經濟法則,在供過於求的情形下,就是買方的市場。在價格方面,買家擁有主導權,他們可以不管產品品質的好壞,只要求低價。這種經濟邏輯如果套用在文化產品上,是十分具殺傷力的。假如我們不想沒有文學出版,也不想作家們如此這般被糟蹋,就得集思廣益,想方設法。
以國外成功的文學出版案例分析,「作家」與「作品」,固然佔了最重要的元素,新穎與多元的行銷方式往往也是成功的推手。簽到大牌作家(本土或海外都可以),可以為出版社找到穩定收入,也穩住全社人員的士氣;提拔新興作家,則應運用行銷手段來強調他的「與眾不同」,才能打開書的市場,並且開發多一條生產財源。筆者沒讀過韓寒的作品,卻知道其新派武俠新作《長安亂》,以及他的「其他其他」,這些「其他其他」就是出版社行銷的犀利與細膩之處,出版社不能採用短打方式,為作家辦一兩場活動就可以成功的。
文學出版其實也需要製訂品牌策略,例如中國春風文藝出版社的《布老虎系列》,編輯所收選的作品都必屬佳作,皆為中國當代名家的一流作品,其行銷手段從嚴格的編輯專業階段就已經開始。文學品牌在讀者群可以建立溝通機制,社方只要長期經營這項機制,即可以帶來深遠的綜效(Synergy)之功,進而擦亮出版社的招牌。國內以會館資助的興安文叢可以往這方面思考。
很高興近日可以看到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散文集《單向道》(方路著),從書的編輯和視覺設計,可以看到「有人出版社」功力已經可與台灣較量。作為一家本土的文學出版社,我們希望他們可以展現更大的企圖心,將雄厚的出版創意進而落實到行銷方面,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專業出版社。
最後,從這篇文學出版可以引申思考,為何我們的「非文學」出版面臨貧血的境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