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02, 2006

書展的真實與想像

學校假期,正是熱鬧逛書展的好時節,這樣的傳統不知有多少年了。這一季由大眾書局主推的「第一屆海外華文書市」書展搞得特別大,特別受各界注目,電視上都可以看到廣告(不過目前還沒有看到出版社在電視上打廣告),頗有國際書展的氣勢,可謂創舉。

自初中在書展當工讀生開始(那年最暢銷的恐怕是《河殤》和紀錄片),我覺得自己與書展特別有緣,好幾年都在書展打工。加入書業那幾年更不用說,還有幸到過法蘭克福、美國、北京、福州、昆明、台北等國際書展,總覺得這樣子才能與世界出版同步。不過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因為幾乎每個愛書人都可以到各地書展參觀,關注當下和未來最新的閱讀資訊。據我所知,就有一些專業的書籍偵探(book scout)就是周遊各國書展和作家之間,為出版家與書商找尋好書的。

以我有限的經驗,書展大致可分為三種:消費型(大馬典型的書展模式)、訂貨會(是出版商與經銷商、書店的交易書市,例如中國全國書市、美國書展)、版權交易(如法蘭克福、倫敦、波隆那、北京),有好些書展則兼具以上特性,如台北國際書展(消費型+版權交易)、北京國際書展(版權交易+訂貨會+消費型)、美國書展(版權交易+訂貨會)。

要辦什麼類型或定位的書展,其實與主辦單位息息相關。有好多年,台北國際書展由政府主管的書商協進會負責,書展曾經試圖往亞洲版權交易的定位發展,然而始終難擺脫書籍大超市的格局。新成立的台北書展基金會由多家重要出版社共同成立,把台北國際書展定位成提昇「國際交流」、「出版機能」以及「閱讀生活」的書展,從這裡可以看出只有出版商和書商才會關心書展的發展。

有六百年歷史的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則是由法蘭克福圖書博覽公司負責,其成功的書展模式,得到世界各國城市群起模仿,然而始終難以超越它(有興趣了解的讀者可閱讀《法蘭克福書展600年風華》)。今年5月5日法蘭克福書展更宣佈,從明年4月開始,在倫敦舉辦新的國際書展。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舉動。目前,分別於每年3月和10月舉辦的倫敦書展和法蘭克福書展,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春秋季兩大國際圖書交易會。新的國際書展以會場所在地伯爵宮展覽中心命名為“倫敦伯爵宮書展”(The Book Fair Earl's Court, London)。因此,有一天法蘭克福書展公司就會在世界有市場的地方,利用他們的模式舉辦書展,就像跨國企業那樣。

回頭看本地的消費型的書展。其實我很少在書展買書,即使購買,量也不多,因為我時常抱著狩獵新奇的心態參觀書展。然而這幾年本地的各大書展,都很少能滿足我這方面的需求,那是因為大部分的書,其實都可以在書店找到。話說十九世紀中葉的歐洲,由於交通網絡的興建,郵政與通信事業的持續發展,使得原本唯一可以直接向終端消費者銷售的書市突然變得多餘,因此才會轉型為現代的法蘭克福書展。買書這回事,民眾已經走向書店或其他管道購買了。


來到二十一世紀,我們已經可以輕易在網路上購買書籍,書店連鎖經營,分店愈開愈多,逛書店的機會大大提高。以這個現象來解讀熱鬧的消費型書展,書展告訴了我們多少真實的事情呢?是否表示本地書商通路尚有不健全之處;是否民眾購書習慣很奇特,平時不買書,只等書展或促銷時大採購;對業者來說,是否反映了真實的閱讀市場;是否我們的出版業者又太過疲弱,讓位予中港台呢?我們都可以省思一二。

「第一屆海外華文書市」帶給我們希望的,是將消費型書展的規格提昇,主辦單位功不可沒。一個好的書展,也是一國的文化盛事,一個城市的品牌。這次主辦單位找到很好的定位,希望來屆可以發揮更多想像,擴大格局,把華文世界的出版者(不是書而已)拉來本地與民眾以及業者交流,舉辦同業的研討會。我們也希望更多的本地作者和圖書業者在大書市爭奇鬦艷,為愛書人服務。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你寫得太厚道了,應該更直接點出這個書展的問題。我覺得所謂"規格提昇",僅僅是把過去我們在綠野仙蹤看到的那種書展,搬到吉隆坡會展中心去而已,提升的主要是場地,而不是"規格"。主辦單位確實很用心,但大概心有餘而力不足吧,甚至可能因為沒見過什麼市面,結果把菜市場搬進那麼高級的場合了。說"這次主辦單位找到很好的定位",我無法苟同。我甚至覺得主辦單位只想到賣書,忘了思考書展的定位。

newsman 提到...

謝謝Ernestein的意見。也許我的標準確實不高,或者也沒有抱很大的期待(事前從導覽手冊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寫這篇文章目的不在於揭發問題或弱點,主要是希望能呈現一些現象,讓大家思考。

我覺得大概五年之內,我們的書展還是會徘徊在同樣格局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周邊配合的書商沒有很大成長,很難支撐一個像Ernestein理想中的書展。為什麼綠野中文世界書展越來越沒看頭,我想這也涉及主辦單位與周邊展商的結構問題。短時間,難以突破。

由於第一屆海外華文書展是在一個豪華場地舉行,從收費進場,動線按排,到布展的美觀考量,確實都有所提昇。這些也許不在你所謂的”規格”的定義。不過我覺得這都是過去主辦單位沒有考量到的。同樣一句,比較失望的是沒看到海外參展單位的出席,有一點受騙的感覺。

我還是認為”海外華文書展”是很好的切入點。至於是不是眼高手低,或者不能為書展注入更切實的內容,則留給主辦單位去省思。
私底下盼望,本地書商應該對本地書業有個交流的機會,不管是商業性的,文化性的,或者是社會性的。